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

【基隆人文】張大魯專欄~基隆成功復育老鷹 市政呢?

【基隆人文】

作者說到「基隆市成功復育老鷹,常見鷹群低空盤旋,為政者何時能以老鷹的視野,讓這城市變得更美麗」
就讓我們用「黑鳶」的視野來監督這個政府,來捍衛這個黑鳶之都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4年07月07日

張大魯專欄~基隆成功復育老鷹 市政呢?

2014年07月07日08:00
說一轉眼有點誇張,但我住基隆七堵22年了,似乎沒感覺到過了這樣久,原因只有一個,我在台北工作。基隆只是晚歸的住宿點,天亮就出門到台北,就算是例假日,也是往中南部玩,不會留在基隆。

像我這樣的人(睡在基隆,工作在台北),應該佔很大的比例,原因也只有一個,買不起台北的房子。

我們這種偽基隆人,對這個雨都的向心力與歸屬感就很弱。所以,對這二十多年的基隆市政建設就沒有太多意見。

說真的,我也沒感覺到基隆有什麼好的市政建設,唯一讓我有感的是「建商蓋了很多房子,但空屋率很高」。

別以為雨都就不缺水,基隆曾經因久未下雨導致新山水庫見底,全市限水一個多月。

當然,在員山子分洪沒有啟用前,基隆是逢颱必淹。我住在七堵車站附近,這裡曾淹了四公尺之深。還有,基隆的街道狹小、停車不易、冬季多雨難晴、夏季潮溼悶熱,都是導致人口外流,房屋供過於求,城市繁榮當然不起。

這幾年反核意識高漲,基隆市距離核一、二、四,直線距離都不到二十公里,一旦發生核災,根本不必也來不及逃生。

再加上幾任市長無能,甚至自稱混蛋,基隆就成了政論名嘴批評基隆從二戰後就沒有再建設,是台灣最墮落的城市。

基隆到底能不能繁榮?

這個城市三面環山,一面靠海、二條高速公路的起點交會、往東部的鐵路轉換處,交通方便是最大的優勢。硬體有了,缺的就是軟體,到底什麼才能吸引遊客?

崁仔頂的魚市場, 是不是能像日本東京築地一般,除了大盤的海鮮批發外,給一般民眾享用的生魚片、壽司店(環境一定要乾淨明亮)絕對是吸引人潮的誘因!(雖然有碧沙漁港,但用餐環境真的令人難以忍受,甚至不肖店家偷斤減兩,都是讓顧客不想再消費的主因。)

復育成功的老鷹總是低空盤旋在基隆港上方,市府提供高倍賞鳥望遠鏡,導覽遊客觀賞,寓教於樂,一舉數得。

廟口小吃名氣最大,但基隆有許多隱藏版的美食,更值得遊客去發現。

我不知道藍色公路在擁有天然海港的基隆是不是可行?往東可以到宜蘭花蓮,往西可以到台中嘉義,配套完善的客輪,二天一夜的行程,一定不會輸給往返日本的麗星遊輪。

我不是城市規劃專家,但以一位遊客的心態,上述的建議都是我想要旅遊的基隆。

當然,一定不要有混蛋或收賄市長了!


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realtimenews/article/new/20140707/427595/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