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

【重大新聞】復興航空GE222事件

【重大新聞】

昨晚發生了復興航空GE222的事件,
令人感到難過,並至上深深的哀悼,
一個災難的發生應更加警惕我們,
要更注意細節和在危險時候不要做不必要的要求,
希望我們都能更珍惜現在,以及一起共創未來的安全。
也為昨晚救災的警消人員、醫護人員和在機上的飛航人員致上深深的敬意。

#723復興航空失事 #媒體 #麥德姆颱風

-----
(節錄至內文)

  首先,自然還是媒體的自律。眾所周知:聳動的名詞與形容詞、強而有力的動詞、曖昧的語氣虛詞,造成了許多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災難新聞標題。我們可以諒解,當重大新聞發生時,媒體工作者必須盡快餵養閱聽大眾足夠、甚至過量的新聞。我們也知道,新聞市場,是競爭激烈的戰場;為了刺激點閱率以便吸引廣告主,各式各樣誇大的標題可能出籠。然而在面對重大災難事故時,類似這些毫無經過馬賽克處理的影片、照片,還有「屍塊卡牆上」、「機上四十餘人恐已/疑似/可能全數罹難」、「意外全為ATR機隊/是否機齡老舊」,甚至「臺版百慕達?」之類的新聞,真的可取嗎?
  前述四者案例,第一則毫不保留傳達怵目驚心的畫面,完全不顧罹難者家屬的感受;第二則是尚未查證清楚就急於發布,而非選擇「尚待釐清」、「亟待救援」等較中性的詞彙,立即散播恐慌心理,恐怕未盡到應有的社會責任;第三則應屬缺乏專業,因為只要查查歷史紀錄,就可知意外不能全部推給機齡,而氣候因素、人為疏失都可能是原因。例如2013年10月16日寮國航空301班機失事事件中,發生事故的正是ATR-72最新改良型-600,機齡僅達半年,只因為當時中度颱風百合剛過,影響能見度,並帶來強烈的風切,使班機被吹離航道。飛行員執意降落,中途試圖重飛卻還是失敗,才導致最終衝入附近的湄公河,機組成員與乘客全數罹難。至於第四則,則為電子媒體每當臺灣海峽發生空難或海難時必備的怪力亂神新聞,不僅不查證霾害、亂流、雷雨……等有跡可循的資訊,還利用「……接二連三的巧合,不禁讓人疑惑其中是否有神秘力量牽引,也為澎湖蒙上一層神祕的百慕達色彩……」之類曖昧的語言,煞有介事地引導觀眾往非科學、靈學角度思考,將好端端的新聞製作成靈異娛樂節目,順便在罹難者家屬的傷口上灑鹽,堪稱反智媚俗、卑劣殘忍的代表!這樣的報導,雖然能吸引閱聽大眾的目光,但對於閱聽大眾、罹難者家屬、發生意外的業者三方,都是傷害、誤導與打擊,甚至有消費他人危難之嫌。試問:如此報導,究竟是閱聽大眾低俗的品味慣出來的惡果,還是媒體業者長官一意孤行的決策結果?
  其次,事件發生之後,也有部分聲音指責航空公司怎敢冒著惡劣天候飛行。而這也是令人疑惑之處。根據某些資料指出,此次失事的ATR-72-500系列客機,起落架設計在機腹的兩側,而如此的設計,將使得飛機在面臨強勁側風又須降落時,比起起落架在機翼下的設計(例如加拿大龐巴迪公司製造的Dash-8系列客機)來得難以操控。依據截至目前為止的新聞報導,此次失事的客機第一次落地不成功,塔臺要求重飛,而在第二次進場時因故墜毀在跑道前方的村落內。或許也反映了飛機原始設計的特性,本就不適合在強勁側風下硬是要進場著陸。
  既知如此,為何小港機場的塔臺在颱風過境的惡劣天候下,依然放飛?是因為臺灣人長期以來要求無論安全係數如何,交通工具一定要提供服務的文化,造成航空公司不得不飛嗎 (例如此次颱風過境之後,臺鐵花東線、南迴線多處鐵軌路基流失,造成臺鐵必須封路搶修,還是引來部分民眾大罵)?還是因為塔臺的氣象觀測資料有誤,抑或是氣象觀測人員判讀時過分樂觀?這是一個雞生蛋、蛋生雞的循環問題。固然在檢討報告出爐前,相關人員確實有必要檢查氣象資料測繪、判讀的作業程序,但身為旅客的我們也該好好想想:平時假若交通業者因為氣候不佳,無法準時飛行、航行、發車時,我們的反應是諒解還是拍桌抗議,甚至索性找來民代施加壓力?這樣的反應長久以來,對業者的作風必有影響。然而屈從民眾的結果,沒事時自然沒事,一旦有事時誰又能將時空倒流回事發之前?
  第三點,也是我們可以做的,便是冷靜、配合與查證。此次災難發生後,我們看到許多熱心的民眾,紛紛在相關臉書社團上發布血庫存量低、急需捐血的小道消息,「三總說的」、「強者我朋友某記者從院方那裏聽來的」,一時間惶惶然如世界末日、熱血如面對巨人進擊。但在這過程中,也陸續有人打電話查證,否定小道消息,雙方聲浪分庭抗禮,直到相關單位在數小時後對此澄清「空難傷者並不需要大量輸血」、「馬公輸血站已經做好應變措施,血量足夠」,這才慢慢平息。看到許多人願意立即挺身而出,固然是美事一件,但如果在消息尚未明朗前就湧進醫院和捐血站捐血,或是打爆院方的電話,這對於已經忙於救護傷者、人力捉襟見肘、動線正在力圖掌握秩序的院方而言,究竟是幫忙還是幫倒忙?
  我們不希望生在冷血的環境裡,但也不願意在面對災難時袖手旁觀。我們也知道當重大事故發生時,現場總是一片混亂,充滿驚慌、恐懼與哭聲,因此總想著做一點事情,來幫助、拯救受難者。這確實是高貴的情操。然而沒有編組過的人力、物力,無論單打獨鬥時再怎麼厲害,也難以在混亂的現場發揮效果。因此配合現場指揮單位的作為,或許是更佳的方式。
  話說回頭,民間的自發力量,往往比公部門來得更快、更有效、更溫暖。固然,各級政府組織的緊急應變小組,在事發後逐級到位、逐級開設,這是遵循行政體制的原則,無可厚非。但如此造成的結果便是:愈是高層,掌握的資源愈是豐厚,卻也愈是在第一現場的基層人力已經累得人仰馬翻、好不容易穩定狀況、人也死得差不多了之後,才姍姍來遲。這時的眼淚或遺憾,對於罹難者的親友早已無感。民眾對於公部門的不信任,其來有自。各界民代或政務官能在此時爭取黃金時間砲轟相關單位、努力做秀,也非一日之寒。


http://opinion.cw.com.tw/blog/profile/52/article/1659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